沈阳电吹风价格联盟

【城·事】积极探索“中国制造2025”余杭模式,临平新城打造小镇时尚新高地!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今天的余杭已成为信息经济时代的“宠儿”,各项指标进入快速增长阶段。1-6月,全区实现信息经济增加值324.78亿,增长31.9%,总量、增速均列全市第一,占全区GDP的53.2%。其中信息软件、数字内容、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与大数据等主导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39.71亿元、725.28亿元、401.10亿元、400.76亿元、168.74亿元,分别增长56.2%、57.7%、44.5%、44.6%、52.1%。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正在引领社会生产新的变革,幸运的是,余杭前瞻性地把握住了这个“势头”,以天猫技术、阿里巴巴、淘宝(中国)软件为主体构成的阿里巴巴公司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巨头,世界级企业初具雏形。在其带动下,而今,信息经济俨然成为余杭“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战场,也成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劲动力。

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余杭发展信息经济、推进“两化”融合、主攻智能制造,找准了新旧动能转换中前进的方向。那么,实践的路径具体怎么走?作为浙江省省级信息经济发展示范区和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区,“取势”之外,余杭“明道、优术”,用这“三招”积极探索“中国制造2025”的余杭模式。


全方位融合,完善“三大端口”


余杭三面拱卫主城,在产业布局上有多中心错位发展的特征,抓住这一特点,余杭在多点开花的基础上积极做好“融合”的文章。

未来科技城·梦想小镇,以浙大和阿里巴巴“一校一企”为依托,打造杭州西部副中心以及城西科创大走廊、杭州硅谷的核心区。

良渚文化城·梦栖小镇,以浙大和良渚文化村“一校一村”为依托,打造功能复合的杭州北部副中心和“新硬件时代”的创意高地。

临平新城·艺尚小镇,以浙大和中国联通“一校一网”为依托,打造杭州东部副中心和时尚产业、智能制造新高地。

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钱江经济开发区),以高端装备智造、生物医药等为主导产业,不断加快完善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打造杭州城东智造大走廊的优势增长极。

利用未来科技城“服务端”优势,中通良渚文化城“设计端”渠道,凭借临平创业城和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制造端”的坚实基础,余杭致力将“孵化—加速—产业化”的接力式产业链条进行全景展现。

在这个过程中,余杭以“融合”为关键词,将产业提升到绿色、开放、共享的高度,积极发挥“互联网+”思维对实体经济的推动力,加快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融合”;积极推动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支撑,加快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发展的“软硬融合”;抓住G20峰会契机,完善服务配套和城市更新,创建新型“产城人融合”发展模式,打造杭州城市发展新战场。


以产业智慧化推动转型,装备制造“群星璀璨”



今年年初,杭州主城区约6000个窨井盖经过大改良,装上了带有传感器的RFID电子标签,接入智慧化管理工作平台,这意味着以后的马路上,少了一个常“惹事”的物件。而这款智能化的RFID电子标签就是由余杭区的杭州思创汇联科技有限公司设计研发的。

依托产业智慧化,像这样的技术研发“软件”和生产设施“硬件”转型在余杭加速推进,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的丰硕成果。经济新常态下,余杭众多企业突出重围,“转型之光”愈加闪耀。

西奥电梯运用“物联网”实现大数据、信息流的无缝对接,去年营业收入逆势增长20%。其自主研发的“绿色变频自动扶梯”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

最近刚刚上市的微光电子,在冷柜电机、外转子轴流风机销量上已稳居国内领先地位,成为全球同类产品的主要制造商之一。

宝鼎科技凭借“采用新型加工技术的高同心度超细长螺旋桨轴”项目,实现了螺旋桨轴的高致密度和高同心度,破除了行业内对国外产品的依赖,第二次斩获国家火炬计划项目。

2016年二季度,春风动力、老板电器和西奥电梯入选杭州市公布的第一批工厂物联网示范样板项目,这意味着余杭智能化工厂改造样板占到了杭州市总量的1/3。     

截至目前,余杭全区已实施完成“机器换人”项目271个,实现投资21亿元;实施智能制造及工厂物联网项目59个,计划总投资15.89亿,目前已实现投资9亿元。中电海康、西湖比亚迪、浙江天猫技术等重点项目信息经济投资额均超过1亿元。

这些扎扎实实的成就,更加坚定了余杭坚持走产业智慧化道路的决心,也打响了“余杭智造、必出精品”的品牌效应。


坚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绿色制造



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扩大有效供给,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是一种大逻辑、大趋势。

余杭一手抓落后产能淘汰,一手推进绿色制造。今年已关停淘汰塘栖热电厂等8家企业,完成734台高污染燃料小锅炉淘汰和清洁化改造工作。

余杭加大光伏推广应用力度,经过前期引导,全区有意向发展光伏发电的工业企业占60%。继第一批22个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后,第二批27个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也已完成验收,累计装机容量66.542兆瓦,实际投资额45390.57万元(含税价)。

余杭加快发展绿色建材,推进循环经济,探索从建筑起点上减少扬尘与污染。余杭砂浆联合国际国内业界翘楚,探索砂浆产业3.0版,从机械化喷涂入手提高建筑行业工作效率。在省内率先突破,拥有建筑模块一体化解决方案和模块化材料提供能力。

余杭企业借力智慧产业,推进绿色制造。贝因美完成了包装、整理和检测三方面的智能化项目技改,同时,完成了4吨级锅炉“煤改气”、3吨级锅炉“油改气”,实现了能源清洁化、智能化,促进企业向现代化、绿色化方向跃升了一个层级。不久前,以南方泵业、兴源环境等企业为核心的水泵及水处理环保设备产业基地落户余杭,重点发展成套供水装备、民用泵、工业特种泵及水处理环保设备等四大领域的环保设备,实现绿色发展。


在结构调整上,生物医药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的一个重要切口,余杭大力推进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涌现出一批具有很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贝达药业获得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诺尔康科技获得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今年6月的国家“十二五”科技成就展上,!

与此同时,一大批有技术有抱负有情怀的年轻人先后来到余杭实现他们的创业梦。在我省唯一以生物医药为主题的产业高新区——余杭生物医药高新园区,其企业发展平台浙江省医药孵化器自建成以来已有25家创业型企业入驻。今年上半年,园区已实现规模工业产值89亿元,成功引入多家世界500强以及国内知名药企,为民生福祉和改善健康带去福音。


信息化引领助力传统产业“恒阳”



余杭是国内最大的窗帘布料生产基地,余杭家纺业历史悠久,是本地最具特色的富民产业,出口额占全区出口总量的20.3%。余杭丝绸更是因为入选APEC会议各国元首唐装面料而享誉海内外,有“中国丝绸织造基地”的美名。

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互联网+”、智能制造发展趋势,余杭规划建设“布艺小镇”,加快打造家纺“恒阳产业”,力促从“制造”走向“智造”,从“传统”走向“时尚”。

余杭家纺企业积极推动转型升级,寻求“互联网+”时代下的新发展。爱德纺织以大数据为依托,着力打造私人织造APP项目,通过工厂实体企业——交易平台——运营团队,构建一个基于FPT产业互联网的亮点项目,借力互联网实现私人个性化定制,开启了互联网+家纺的私人定制新时代,成为传统行业提升竞争实力的一个新途径。

基于余杭传统布艺产业的深厚底蕴,主动拥抱互联网+,爱德纺织为打通行业发展“痛点”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走出了一个实体经济与个性化设计、私人定制相结合的一个创新模式。

余杭家纺产业协会会长杨林山表示,未来,余杭家纺将通过“互联网+家纺”鼓励发展各种互联网公共平台,使之有利于产业链、创新链和技术链的不断变革和融合发展并通过5年时间,力争全区家纺生态圈营收突破1000亿。


在存量盘活中破解资源制约因素


2014年至今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余杭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超万亩。

转型升级需要空间。为有效破解土地资源制约瓶颈,余杭通过工业园区提升改造、科创园区建设、“空间换地”、“腾笼换鸟”等举措,积极推进存量资源再开发利用。

余杭实施工业园区提升改造三年行动计划,采取政府投资、政府返租、企业创建等模式,对原有的厂房、楼宇、仓储房等进行提升改造。截至目前,已改造提升工业园区25个,盘活存量土地2636.14亩,新增物理空间358.04万平方米。

 余杭实施科技创新“523”计划,通过税收奖励、租金减免、立项倾斜支持等措施,鼓励镇街和企业投资创建科技园。截至目前,已建设科创园50个,总建筑面积205万平方米,其中有32个科创园通过存量闲置厂房、旧厂区改造而成,引进培育科技型中小微企业3003家。

余杭引导企业就地转型升级,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落后产能,大力发展总部型、研发型等资源占用少、产出效益高的企业;鼓励企业利用存量土地和原厂房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截至目前,全区通过产业升级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项目40个。


扩大叠加效应,丰富产业生态



随着产业智慧化和智慧产业化工作的推进,一个新的名词浮现的人们眼前,那就是“产业互联网”。继消费互联网市场逐渐走向饱和,有业内人士分析,下一个10年是产业互联网的未来。

在余杭未来科技城“软件端”和临平创业城“制造端”东西两端优势互补、融合发展过程中,产业互联网标杆企业先后落户余杭,极大丰富了余杭的产业业态。

杭州集控科技是一家专注于面向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的技术公司,在物联网集成开发、智能终端的开发上具有优势。最近,这家企业在临平新城设立了分公司。

“通过智能制造产业联盟推动,积极为集控科技、力太科技等企业牵线搭桥开展配套属地化尝试、开拓合作新模式,引导集聚智能制造新产业,在余杭形成基于智能制造为基础的新产业链生产基地。”余杭区经信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目前,这个基地有了一个新的名字——产业互联网小镇,且正积极申报市级特色小镇。

另外,积极对接中国联通互联网数据运营中心等相关服务商落户余杭的相关事项。这些资源的导入,有助于完善电子商务配套服务及生态运营,帮助工厂进行智能化改造,实现销售电商化、生产柔性化。


创新服务载体,做长产业链条



2013年,长江汽车公司落户余杭,投资51亿元建设年产10万台纯电动新能源汽车项目,全部建成后,有望成为我国和亚洲地区乃至全世界电动汽车最大规模生产经营标杆企业。

除长江汽车外,近年来余杭还相继引进比亚迪汽车、泓源电动汽车等一批重量级新能源汽车企业,同时余杭汽车产业配套能力较强,全区有汽车零部件企业150余家,其中不少还是行业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

如何整合各方资源,优势互补,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做长?去年夏天,余杭区经信局负责人多次走访长江汽车,探讨长江新能源客车战略配套活动事项,共同提出加强上下游企业合作交流,提出了创设“长江好伙伴”载体的构想。

今年3月,“长江好伙伴”正式握手合作,久运车辆部件、理想塑胶等10家企业签订批量供货协议。“按年产10万辆新能源汽车来计算,预计对接企业可配套产品的生产总值可达67.5亿元。”


服务创业创新,打造最优发展环境


着眼综合配套,余杭不断完善智能制造整体发展环境。一方面是完善产业扶持政策,每年从省、市专项资金及区级预算中安排2亿元资金,支持技改和研发投入,对工厂物联网、智能制造等项目,给予投资额20%的资助;出台《关于余杭区加强高层次人才及团队引进培育,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若干意见》,充分发挥人才政策的激活效应,其中37项举措力度大于市级政策。

另一方面,服务创业创新,余杭经信开展“服务+”专项行动,当好“店小二”。余杭经信在创新服务企业的体制机制,提升行政审批效能,确保配套政策落实的同时,积极开展“三送五促进”——送服务专员、送百博联企、送精准培训,促进配套延伸、促进精品推广、促进空间整合、促进工业旅游、促进机器换人;设立余杭智造学院,目前已组织培训1000余人次;结合“小微企业三年行业计划”,加强“小升规”企业扶持政策宣传和服务经营管理人才培训,通过协会组织培训11场,培训人员1500余人次并组织19位企业家参加杭商学堂学习。



☟☟☟

“中国制造2025”的余杭模式,绝非一蹴而就。在发展的进程中,余杭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促进产业生态发展,从全域角度和行业深度,以千亿级产业集群为目标,带动工业经济向技术自主化、制造集约化、设备成套化、服务网络化发展。 

 目前,《中国制造2025余杭试点方案行动计划》正在加紧制定中,余杭区经信局党委书记郑颖透露,针对下半年工作主要是要落好“四子”——摸清工业投资的“底子”,理清新产业项目入库的“路子”,查清工业用地的“根子”,开好投资入库的“方子”,全力推广智能制造应用,狠抓工业投资增强后劲,落实能源“双控”倒逼落后产能淘汰,全面优化G20峰会环境,积极探索“中国制造2025”的余杭模式。   



(来源:观余杭)

小镇简介




由基因定义的传奇
书写时尚
浙江省首批特色小镇之一
时尚大本营
艺尚小镇


丝绸之路繁盛时期,杭州以Quinsay一词代表中国出现在古老的“飞马亚洲”地图。如今,立足延绵千年的时尚基因,位于杭州城东副中心——临平新城核心区的艺尚小镇,聚焦时尚服装、配饰及文化创意相关产业,着力培育设计研发、销售展示、教育与培训等时尚产业业态。以3平方公里有疆无界的时尚创业创新生态系统,推动浙江省万亿级时尚产业改革发展。



▼ ▼ 

长按下图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艺尚小镇

——————————————————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