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电吹风价格联盟

蓝领风采 | 匠心筑梦 草根学徒变蓝领大师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智慧蓝领·人物


人物档案

王俊

重庆通用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机加工分厂


2013年“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2017年荣获“重庆市第五届劳动模范”。


鲜花、掌声、领奖台……对年仅30岁的王俊而言已是寻常事。


从农村走来的草根学徒到集团最年轻的技能大师,从成立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首席技师工作室到被评为重庆市有突出贡献的青年专家,王俊用自己的智慧、勤奋和毅力,走出了一条光彩熠熠的“蓝领”大师之路。


2009年,王俊成为重庆通用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重通集团)机加工分厂的一名普通工人,被安排学习操作重型卧式车床。


这个车床主要用于加工大型风机主轴,产品多在6吨到20吨之间。由于劳动强度高,加工难度大、风险高,因而这个岗位一直鲜有工人,公司有相关业务也多委外加工。


王俊走上这个岗位后,对公司的信任和接触到的高精尖技术兴奋不已,不仅积极参加公司及车间组织的技能培训和理论知识学习,还多次参加集团和重庆市举办的数控车工职工技能大赛,不到4个月他就能独立且熟练地操控公司这台最大的车床了。


没过多久,重通集团接到了北京首钢的一个订单——开发国内最大的高温风机,而核心部件风机主轴的加工任务自然落在了王俊所在的机加工分厂上。


作为国内最大高温风机的主轴,它的长度约7.6米,毛坯重达18吨,产品的精度要求高,工艺难度大。不仅是王俊他们,就连全国都没有加工这种主轴的成功经验,一旦加工不合格,无论是经济损失还是交货期损失都将非常巨大。


 “这么重的毛坯,别说按照精度指标要求加工了,就是怎么把它放到机床上去而不把机床压变形,都是其中的一大难题。”已在公司工作22年,王俊的师傅之一唐金龙说道。


王俊反复揣摩工艺,向有经验的老师傅和技术人员请教,哪怕只言片语,只要他觉得对加工有启发就如获至宝,再细细思虑咀嚼,仔细探索工艺创新的办法。


在这种大胆创新、谨慎求证的工作方式下,王俊先后攻破超大主轴加工变形、降低滑动轴承粗糙度值等一系列难关,终于完美地完成了这项任务。在这次实践中,王俊不仅改进了该公司加工大型主轴的方法,使加工效率比改进前提高20%以上,并且系统性地解决了公司大型主轴滑动轴承轴颈长期难达标的瓶颈,仅2011年就为公司节约外委加工费用100万元以上。


受命闯难关 成集团最年轻的技能大师


重通集团的主打产品是大型离心式压缩机。这属于国家重大技术装备,主要用于石化、国防、大型船舶等领域,全国只有重通集团、沈鼓集团、陕鼓集团等几家企业有能力生产。


由于生产这个产品对工艺技术要求极高,加工难度大,涉及到的刀具多,几何参数复杂,即便在重通集团,能胜任该工作岗位的人也极少。鉴于王俊出色的业务能力,2012年,公司决定派王俊到这个岗位上去。 彼时,王俊在重型机床领域已经是技术带头人,到这个新岗位去,不仅意味着王俊要再当一回学徒,重新开始学习一项技术,还意味着王俊的收入至少减少一半。


但王俊没有丝毫犹豫地答应了。“我之前在学校就是学的数控,我觉得这个领域在未来更有发展前途。”王俊说。


据悉,生产这种大型离心式压缩机的设备是重通集团从意大利进口的帕玛(PAMA)落地镗铣加工中心,价值2000万元,是该公司价值最高的设备。


王俊深知这台设备对公司的重要程度,为了尽快熟悉操作技能,他抓紧各种时间学习,不懂就请教师傅,查阅技术书籍和设备资料。经过勤学苦练,王俊很快摸熟了设备的性能“脾气”,掌握了驾驭它的操作方法,开始担负公司的重大核心加工任务。


至今,王俊已完成了十多台用于核电、船用、军用领域的制冷机及国家重大装备中大型离心式压缩机缸体零部件加工,解决了很多高难度零部件的加工难题,增加了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砝码。


因为出色的业绩,2014年,王俊成功获得“高级技师”称号,2015年成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王俊首席技师工作室”,2016年被授予“重庆市有突出贡献的青年专家”,2017年荣获“重庆市第五届劳动模范”,成为重庆通用集团最年轻的“蓝领”大师。


名师出高徒 手把手传授“武功秘籍”


当前,高端技能人才已经成为紧缺人才,重通集团也不例外。因此,成为大师后的王俊,除了负责对新产品和重大产品进行生产和技术攻关外,还肩负了另一项新的任务,那就是传授技艺,为公司培育技师人才。


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王俊从不藏私,将自己在实践中总结的经验毫不保留的交给徒弟,在关键技术问题上甚至手把手教导他们每一个细节。而他总结的很多生产工艺、办法,被员工奉为“武功秘籍”。


“我们的产品都是一些重大设备,采购成本很高,如果在加工中出现失误,对于成本和交货周期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王俊说。


目前,王俊已经为企业培养出了多名数控车工操作工、两名大型风机主轴操作工和1名帕玛落地镗铣加工中心操作工,他们都已在这些关键岗位上挑起了重担,成为了公司的技术骨干。


“我希望用我的自身经历,告诉更多的产业工人:坚持本色、不忘初心,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就算是技术工人也可以拿高薪,成为不可或缺的高端人才。”王俊说。

来源:中工网


往期回顾

舞动的中国智慧:揭秘平昌冬奥会“北京8分钟”

  △杭州3月底推4500套蓝领公寓,哪些人可以申请,租金几何?

  △中国“慧眼”正式开工,TA到底“慧”在哪儿?

 △聚焦 | 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猴诞生背后的艰辛历程


人工智能 |  科技潮物 | 大国重器

前沿动态 | 智能制造 | 关于我们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