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爱中,中共党员,1935年11月出生于江苏无锡县,1961年毕业于前苏联莫斯科包曼工业大学,获工程硕士学位。曾任哈尔滨汽轮机厂副总工程师,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黑龙江分会常务理事,哈尔滨市总工程师协会理事。曾获机械部科技成果二等奖,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研制的船用主动力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吴爱中主要从事燃气轮机的设计制造试验工作;电站汽轮机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运行;船用汽轮机的制造试验安装调试使用。编译出版《超临界压力汽轮机》,主编出版《超临界参数汽轮机》。吴爱中作为主要负责人,设计制造了中国第一台机车燃气轮机、第一台船用燃气轮机、第一台船用蒸汽轮机等等无数个共和国第一,被誉为中国舰船动力之父。
刘宝贵,1938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原工艺处焊接室高级工程师。包头钢铁学院毕业,自1963年7月进入哈尔滨汽轮机厂至2011年返聘期满离开汽轮机厂,48年一直坚守在哈汽焊接技术一线,为哈汽的焊接事业奋斗了一生,奉献了一生。作为第一代哈汽焊接人,几乎主持或参与了哈汽每一项焊接技术创新,主持开发了用奥氏体焊条冷焊铸件的技术,末叶片高频钎焊防水蚀技术及重点工程材料各种材料的焊接等技术难题。见证和推动哈汽焊接技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每一次技术进步和技术飞跃。48年的工作生涯中,主持完成或参与焊接科研项目4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重点科研项目9项,国家863攻关项目一项,获得省、市、公司科技进步奖18项。
刘义明,中共党员,中共十五大代表,人称“转子大王”,原三分厂数控转子车主操作,他视质量如生命,工作中坚持严谨科学的态度。他刻苦钻研,创下了转子加工的国内记录,因而在全国同行业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40余年来,他从一名徒工逐步成长为一名现代化的产业工人,先后获得了哈尔滨市第21至25届劳动模范、哈尔滨市第27届特级劳动模范、黑龙江省第6、7、8届劳动模范、黑龙江省模范共产党员标兵、哈电集团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他说,这些荣誉都是公司的荣誉,是汽轮机厂培养了他、造就了他,没有汽轮机厂就没有他的今天,所以作为一名工人就要本本分分地完成本职工作,在岗一天,就要为企业、为社会创造价值,给社会留下些财富。
张德生,中共党员,公司冷作分厂一名气割工。这位与共和国同龄的老工人,自1989年从事气割工作,已经蹲着完成了五十年的工作量,被誉为“蹲着和时间赛跑”的人。他对工作的投入,是突破人体极限来完成的,焊接重点工程产品时,他因长时间接触铜导致中毒过敏,身体90%的部位红肿刺痛,但他没有退缩,他用坚实的行动向人们证实,哈汽工人的英雄本色。他勤俭又敢于创新,仅修补旧车刀就为公司节约刀具费36万元,经他改进的“77#定位环气割下料工艺”,一次投料就节约资金4万余元。他研制的水平放置切割法,彻底解决了10万和30万机组次末级PT钢板内环膨胀槽切割的不安全性。他对事业的追求到了痴迷的地步,每天自定12个小时工作制,一蹲就是一天;对事业的执着到了忘我的境地,常年的蹲式工作,使他腰椎变形、颈椎变形,并伴有严重胃病、淋巴异常肿大。但这些并没有阻挡住他的脚步,他留下了一条闪光的足迹。他连续九年被公司树为“十面红旗”,连续四届哈市特等“劳动模范”,以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全能副总工程师——李雅武
李雅武,中共党员,1986年7月参加工作,先后担任设计所设计员、经营处副处长、科技部部长、生产处处长、副总工程师等职务。他是哈汽轴流风机技术的奠基人,是生产技术服务工作的领军人,他带领服务团队对公司出产的六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低压缸进行现场加固,提升了公司的产品质量;他是哈汽困难时期市场营销的破冰者,他把公司300MW以上机组首次打入山西市场,在国家三年火电不开工时期签订了包括大庆宏伟电厂在内的多台机组;他是哈汽数字化设计、自动化办公的开拓者,他主持研制的300MW汽轮机组性能提高技术获得国家机械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他主持设计的秦山650MW核电汽轮机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为哈汽的技术发展殚精竭虑,为哈汽的产品质量劳心费神,他为哈汽的产品营销奔波操劳,也为哈汽的复兴献计献策,他是一位堪称“全能”的副总工程师。
张宏涛,中共党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集团公司首席技术专家。他自从1993年来到汽轮机厂,先后担任了20余台200MW汽轮机的主任设计师;担任了半山电厂等20余台9FA联合循环汽轮机主任设计师;还主持了国内首台3缸亚临界600MW汽轮机设计,同时是国内首台9F级“二拖一”联合循环供热汽轮机首席设计师。其主要工作围绕“F级中低热值燃料燃气轮机关键技术与整机设计研究” 国家863重大项目、“9F级重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二拖一大型供热汽轮机研制”、国际合作开发高温燃机叶片、300MW等级燃气轮机预研和燃机人才梯队建设开展进行。以国家863计划为首的一系列燃机技术科研项目,引领了哈汽公司在燃气轮机技术领域的发展,所主持的燃机项目工作,填补了哈汽公司在国内市场中燃机发电领域的空白。
刘长江,中共党员,1984年参加工作,现任公司副总工程师,先后在焊接技术、热加工材料技术及理化检验、重点工程技术岗位工作,为公司相关专业技术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三十余年一直工作在公司技术一线,从引进消化西屋公司300MW、600MW汽轮机技术开始,为公司A80、超临界600MW、超超临界600MW、1000MW核电技术进步贡献着力量。其主要业绩包括:300MW、600MW主汽阀焊接;再热阀焊接;压气机转向叶片闪光对焊;Ti75冷凝器焊接;12%Cr钢转子轴颈堆焊;17-4PH钢焊接工艺及焊材研究;TIG焊打底焊接工艺及坡口结构;300MW、600MW喷嘴焊接;30Mn钢低压缸焊接;多台重点工程机组工艺技术工作;A80工艺技术工作及材料国产化研究等。刘长江在哈汽工作三十余年来认真工作,努力学习,所取得的成绩在同行业内得到了广泛认可。
车利民,中共党员,1993年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设计专业。毕业后来到公司工作,主要从事重点工程相关技术工作,2002年调至工艺部门,先后完成了分缸装配、模块化装配和无转子装配技术研究,并应用于生产。近年来主要从事重点工程产品项目工艺技术管理。随着重点工程产品型号、产量的增加,先后牵头带领团队协作解决了多项生产技术瓶颈,特别是在某机组齿轮制造过程中裂纹问题、某机组主汽轮机高压缸喷嘴R角壁薄等重大质量问题的解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重点工程工艺创新方面先后完成了多项技术创新,如叶片无余量加工技术研究、非贯穿结构叶片背弧疏水槽加工技术、机组并行装配技术研究等。,重点工程工艺体系从项目策划、产品技术准备、生产服务体系、工艺整顿和质量问题分析归零等方面均得到了较大的改进和提升。
李宇峰,中共党员,1995年7月参加工作,从事火电及核电汽轮机组的研制工作二十余载,对汽轮机设计潜心研究、刻苦专研,在汽轮机高效通流部件和叶片设计开发方向造诣深厚,见解独特,是汽轮机设计工作不可多得的宝贵人才。他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发展完善了弯扭叶片理论体系及设计方法,研制出新型高阻尼结构汽轮机末级叶片、弯扭叶片、大焓降高效叶型、高效阀门和排汽缸、高效核电汽轮机通流研制等研究成果。他带领技术团队成功完成诸多具有国际水平的汽轮机通流设计技术研究,填补多项国内空白,特别在代表汽轮机制造商综合实力的长叶片设计领域始终处于国内最高水平。曾获哈电集团科技突出贡献奖、哈电集团技术专家、哈尔滨市特等劳动模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6项。国家专利32项,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26篇。
杨晓辉,中共党员,现任研究院副院长,主管核电及常规火电新产品开发。杨晓辉担任公司38台超临界600MW汽轮机主任设计师,负责公司首台660MW等级超超临界汽轮机、首台350MW超临界和首台60Hz-300MW等级系列汽轮机产品并担当主任设计师;主持完成了新型高效1000MW超超临界一次、二次再热汽轮机,660MW超超临界汽轮机、350MW超临界汽轮机优化设计等公司重点常规火电机组的开发;主持完成了AP1000设计国产化及优化改进型设计,华龙一号和CAP1400方案设计;担任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及能源局子课题负责人;曾获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二等奖、机械工业联合会二等奖。曾获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哈尔滨市三十三届劳动模范;感动哈电集团十大人物;公司劳动模范标兵;哈电集团优秀共产党员;哈电集团技术专家等荣誉。
张俊成,中共党员,1994年入厂,二十多年来一直从事汽轮机制造工艺研究工作,先后担任工艺所大件总装室主任、工艺处副处长、副总工艺师、副总专业师等职务。带领工艺人员先后完成了600MW等级核电汽轮机、9FA重型燃气轮机、600MW、1000MW超超临界机组、1000MW核电汽轮机制造的国产化过程中的工艺编制工作,近年来随着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组织完成了绥中俄制800MW,七台河600MW汽轮机的改造技术升级任务,大大提高了机组的效率,成为国内改造机组的典范。十二五期间,有多项科研成果获得了省、部、国家级科技进步奖,为公司的发展、工艺水平的提高做出了突出贡献。
廖冬梅,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1987年毕业于佳木斯大学,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汽轮机叶片技术准备工作,先后就职于哈汽公司工艺材料研究所、叶片分厂。现任工艺处叶片分厂服务组组长。廖冬梅同志工作态度踏实认真,责任心强,善于学习,勇于创新,团结同志,乐于助人。作为分厂的技术骨干,她团结带领技术人员克服重重困难,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为公司叶片加工技术不断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曾先后荣获公司科技人员重大突出贡献奖;全国机械工业职工“技术创新”先进个人;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
宋雪梅,民盟盟员,1989年入厂,现任冷作分厂副厂长,公司焊接技术带头人。连续多年被评为公司劳动模范、双文明职工标兵。在二十多年的工作中,她刻苦钻研、脚踏实地、勇于探索、任劳任怨,从冷作分厂的一名技术员逐步成长为现如今冷作分厂的副厂长。她主持的《2.25Cr-1Mo耐热钢采用CO2半自动焊接的研究》、《9%Cr钢马氏体耐热钢的自动焊接研究》等科研项目广泛应用于生产中;她提出了《CH01.012.28-35Z平衡压力管焊接质量改进》 、《高中压主汽阀阀座堆焊焊接质量改进》等质量改进十余项 ,同时进行了《A80机组的火焰钎焊》、《中压隔热罩焊接》和《因康镍合金堆焊》、重点工程产品等几十项技术攻关。为公司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收到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焊接难题的克星——丁锐
丁锐,中共党员,1974年参加工作,从普通的技术员,成长为分厂技术组组长、主任工程师,工会主席,重点工程项目的技术负责人。在40多年的工作历程中,他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为公司重点工程产品的顺利生产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在重点工程冷凝器返修过程中既制定技术方案又亲自进行操作,解决了换热管的换管难题,解决了业主的燃眉之急,同时获得了公司科技进步奖。近几年他带领分厂职工先后完成了多家电厂大修的低压缸加固工作及吕四港电厂进汽插管的返修工作,他带领他的团队不畏艰险,攻坚克难,保证了电厂的大修周期,得到了用户的赞赏和好评!
董礼涛,中共党员,27岁就成为高级技师的工人,打破了哈汽公司高级技师年龄最小的纪录;以他名字命名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在公司机械加工领域贡献着力量;他参与加工制造了国产首台30MW燃压机组,摘取了装备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他只是一名普通的一线工人,却先后有120余项技术攻关应用到生产实践当中,为公司创造了6000余万元的经济效益;,成为年轻人学习的榜样……秉承着“从制造大国成为制造强国”这个所有中国产业工人共同的梦想,董礼涛把铣削加工作为不懈奋斗的终身事业,参加工作27年,刻苦钻研,锐意创新,业绩卓著,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大工匠,不仅推动了企业转型发展效益提升,也为中国装备制造水平的提升贡献了力量。
洪爱军,中共党员,1990年7月参加工作,从业26年,洪爱军始终战斗在生产的最前线,从操作型工人华丽蜕变为知识型工人,用精湛的技术、完美的操作和无限的赤诚塑造了新一代产业工人的形象,是一位名副其实工人楷模。,现为公司一分厂数控班班长、数控龙门铣主操作、主任技师的洪爱军,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省“创业、创新、创优”活动优秀共产党员、黑龙江省劳动模范、哈尔滨市劳动模范等诸多荣誉称号。工作中,洪爱军时刻以“工匠精神”严格要求自己,他参与完成的可载入中国电力装备制造业史册的重点项目数不胜数。在独立操作机床时,他是全公司响当当的镗工大王;在操作数控龙门铣这样需要集体操作的先进设备时,他也是水平最高、解决问题最多的行家里手。在他二十多年的工作生涯中,几乎没发生过一起质量事故,他是哈汽公司攻坚克难的一张王牌,是当之无愧的“大国工匠”。
研究院设计所前身可以追溯到1955年的产品设计科。从建厂之初到改革开放后再到21世纪,设计所的设计人员始终与哈汽一起奋斗,一起成长。不忘初心,是哈汽设计人员的优良传统。自2008公司机构沿革成立研究院后,设计所在常规火电机组方面相继完成了超超临界660MW机组、300MW等级供热机组设计,新型1000MW、660MW等超超临界汽轮机研制工作;新型660MW、350MW超临界研制工作;超超临界1000MW等级二次再热机组的方案设计等工作。设计所获得过无数荣誉与奖励,其中《超临界600MW火电机组成套设备研制与工程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但设计所人员从未骄傲过,他们志存高远,继往开来,瞄准“中国最好,世界一流”目标,继续不忘初心,为哈汽梦的实现继续努力奋斗。
工艺处大件工艺室,承担着哈汽公司蒸汽轮机、燃气轮机、核电、重点工程等机组的大型、关键零部件的制造工艺、总装工艺的编制及科研开发工作。现有员工30人,助理主任师以上人员15人,是一支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凝聚力强、能打硬仗的技术队伍。大件工艺室自创建以来一直负责常规火电、重点工程等方面大型关键重要部套的工艺技术准备及科研攻关、技术创新工作。先后完成了国产首台300MW、600MW千瓦机组、600MW千瓦核电机组、AP1000百万核电机组的国产化工作,参与研发了公司首台600MW千瓦、1000MW千瓦超超临界机组的工作。
生产处平衡中心成立于1980年,能够承担20000转/分钟,长度18米,重量320吨内的各类转动部件的动平衡试验。目前承担公司所有民品、核电、重点工程、燃压等转子的高速动平衡工作,现有员工23名。从热箱转子平衡,到200MW、300MW、600MW、1000MW等级机组转子动平衡,再到如今的百万核电以及各类型重点工程的转子动平衡等等,累计平衡转子3000余根。每一台份转子的试验成功都是全体平衡人员刻苦钻研、努力付出的结果。其中首台百万核电转子的成功平衡为公司核电转子平衡积累了宝贵经验;9FA重型燃机转子的高速动平衡在国际上属于首创,填补了国际和国内的空白;通过不断的技术攻关,摸索探讨、改进平衡方法,平衡精度提高了2.5倍,大大增强了公司在各项工程项目中的竞争力。
一分厂试验站,成立于哈尔滨汽轮机厂建厂初期,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从工厂出产的国产首台2.5万千瓦汽轮机到10万千瓦汽轮机,每台机组的产品试验均经过他们之手,同时公司所有出产的重点工程产品均经过一分厂试验站的试验。近年来,公司重点工程产品产量剧增,尤其是2015年,一分厂试验站完成了40余台机组的部套试验工作以及多台重点工程机组的产品试验工作。为了能够按时完成任务,试验站的员工们更是连续加班加点,有些人更是一连几天吃住在现场,充分发挥了试验站吃苦耐劳、敢打硬仗的光荣传统。一分厂试验站的全体员工们正在用饱满的热情默默地为公司重点工程战线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