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温与保水,就像鱼和熊掌,怎么才能兼得?大家不妨试试“排积热+膜下环流”通风技术,储粮新技能,一起来看!
实验仓A长65m,宽30m,装粮线高6m,储存玉米8650t(水分14.5%);实验仓B长60m,宽30m,装粮线高6m,储存水稻6659t(水分15.1%)。每个试验仓均装有2个自动窗户、2个轴流窗户和6台环流风机,环流风机功率4KW,风量4500-5000m3/h,风压2000-2500pa;实验仓均装有智能通风系统,可自动分析判断预设风机和窗户开启条件,执行风机停止和运行命令。
环流装置在安装过程中,将可以安装在墙上的设备全部做了固定处理,包括环流风机、主环流管、主回流管。回流支管需要在粮面上挖沟后埋入;环流风机正压端通过环流管与静压箱开孔相连,负压端与主回流管相连。
经过测试,确定通风方案:排积热时间22:00~06:00,环流均温时间07:00~12:00,每天环流4~5h。整个实验过程中实验仓A环流通风时间合计195.85h,实验仓B环流通风时间合计260.64h(存在一段故障期,故环流时间较实验仓A长);实验仓A与实验仓B通风数据略。
√膜下环流对储粮稳定性的影响
膜下环流可以改善粮堆的温度和水分均匀状态,无需进行入仓后的均温均质通风。按一般入仓后均温均质通风要求,大致可节省6台11kw风机累计120h的通风能耗(7920kw·h)。通风后粮食新鲜,没有异味,储存期间粮食水分没有明显变化,水分损耗非常小。
√膜下环流通风过夏期间粮温变化情况
实验数据表明,两仓上层粮温均值过夏期间都没有超过20℃,中层和下层粮温均未超过6℃。这是因为上层储粮位于粮面下30cm处,受仓温的影响较大。
√膜下环流控温系统成本分析
1、膜下环流仓投资费用概况
环流单仓设备:58620元。电缆和配电箱控制单仓费用10000元,专用膜、用工费和智能化改造费用合计约12000元,总费用约8万元。
2、膜下环流运行费用概况
每年只在6、7、8月进行环流,下雨天无需进行环流。实际运行时间由于每年的气候差异,但基本稳定在220~240h之间。单台环流风机功率3.42kw(由测量仪器测出),单仓6台共耗电4596.5kw·h,以电价1元/kw·h计算,电费合计4596.5元;吨粮费用分别为0.69和0.53元/(t·年)。
仓号 | 品种 | 数量 | 减少水耗 | 出库增价 | 2年电费 | 综合效益 |
A | 玉米 | 8650t | 1.0% | 10元/t | 9193元 | 17.0万元 |
B | 稻谷 | 6659t | 1.0% | 20元/t | 9193元 | 24.4万元 |
3、实验仓A
玉米减少水分损耗1.0%,出库利润增加86.5t×2000元/t=173000元;出库单价增加收益:8650t×10元/t=86500元。综合效益:173000+86500-80000-9193=170307元。吨粮效益19.7元/t。
4、实验仓B
稻谷减少水分损耗1.0%,出库利润增加66.59t×3000元/t=199770元;出库单价增加收益:6659t×20元/t=133180元。综合效益:199770+133180-80000-9193=243757元。吨粮效益36.6元/t。
5、两仓投资和运行费用完全相同,但储存高价值粮种效益会更高。
排积热+膜下环流的通风方式,结合智能通风系统,不但均衡了粮温和粮湿,还最大可能的保持了储粮品质,创造了经济效益,是储粮技术的一次创新,采用竖向通风形式的行业科友不妨参考和尝试一下。
粮油科技
一个具有科技范儿的社群媒体。
创意投递:graintech@qq.com
互动热线:0371-68085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