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电吹风价格联盟

致敬,高温下的“汗子”们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导读

炎炎烈日下,在我县各地的工地、街头,仍有许许多多的劳动者、建设者,头顶烈日、脚踏热浪,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指挥交通、清扫马路、抢修水管、维护电力、建筑施工…… 
  他们正默默地为这个城市的建设挥洒汗水,为他人送去夏日的一份清凉;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测量炎夏的温度,成为遂昌最美的风景。


环卫工人:用汗水“扫”出美丽县城


本网7月27日讯 今天下午1点40分,大柘镇大田村,山城保洁公司的垃圾清运车开到汤沐园温泉附近一个垃圾池,几名工人开始清理垃圾池中的垃圾。此时室外的温度已超过40℃,人站在马路上,感觉处在蒸笼中,热得透不过气。可是,山城保洁公司的几名保洁员却要顶着烈日一车一车清理垃圾。

“这已经是今天清理的第二车垃圾了,我们早上5点半就开始工作,一天下来要清理10多吨垃圾。”保洁员谢前明一边擦汗一边说,他和另外两名同事负责大柘镇的垃圾清理,每天要清理170多个垃圾筒和四五十个垃圾池,即使是高温天气,他们的工作也不能停,“这么高的温度下,如果垃圾不及时清理,臭味会让人受不了的。”在谢前明和同事清理垃圾时,记者还没走近垃圾车,刺鼻的臭味已扑面而来。

记者了解到,自去年全县实现垃圾一体化清运后,山城保洁公司投入7辆压缩式垃圾清运车,为全县15个乡镇提供垃圾清运服务。近段时间由于暑期和乡村旅游,各乡镇的垃圾量比平时增加20%左右,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保洁员的工作难度。“清理垃圾,保持环境整洁,不仅是为遂昌的老百姓,也是为了给外地游客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下午3点10分,记者跟着环卫处一辆垃圾清运车,前往上坑垃圾填埋场。开车的师傅叫潘根华,他每天早上6点左右就要赶到北门桥附近的垃圾中转站,开始一天的工作:将垃圾装车,再送往填埋场。“我一天要送8-9趟垃圾到填埋场,迟的时候晚上9点多才能下班。”潘师傅说,为了尽快把垃圾送到填埋场,他每天只能中午简单休息一下。

3:40左右,潘师傅的车子开到上坑垃圾填埋场。翻斗、倾倒……等潘师傅将垃圾处理好,记者走下车子。打开车门的一瞬间,扑面而来的恶臭让人头疼。为了防止垃圾车下陷,垃圾堆上铺着钢板,脚踩在上面,感觉到钢板非常烫。环卫女工陈绣云却不顾臭味和高温,在潘师傅的车子后面,挥动扫帚,将刚才车子翻斗时漏下的垃圾扫进坑中。“如果不及时清扫,几辆车下来,这里垃圾就会很多,不方便后面车子倒垃圾。”陈绣云说,因为长时间在钢板上工作,她的鞋子都坏得很快,“钢板温度太高,鞋底容易被融化。”

就在陈绣云挥动扫帚同时,垃圾堆里的铲车也没闲着。操作工程晖熟练地操作着机器,将一堆堆又脏又臭的垃圾归拢好。

记者在上坑垃圾填埋场停留了30多分钟,大概算了一下,进了5辆垃圾车,也就是说平均6分钟就有一辆垃圾车,而陈绣云手中的扫帚也基本停不下来。

“我们的工作时间是早上6点到晚上9点左右,每天有近50辆次的垃圾车,运送的垃圾大概有150吨左右,这些垃圾都要靠我们的工人不停处理,工作环境、工作量都是常人无法想像的。”上坑垃圾填埋场负责人周新长为工人们的辛苦付出点赞,“特别是在这样的高温天气,他们能够坚持下来,真的是要有一定奉献精神的。”

其实,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普通的环卫工人,他们每天从早到晚穿梭在县城的大街小巷,靠着一把扫帚,扫清了角角落落的垃圾,给市民营造了良好的城市环境。在每一条洁净街道的背后,是多少名环卫工人流下的汗水,是多少个衣服湿透的背影。

记者从县环卫处了解到,每天有300多名环卫工人,从早上5点开始,到晚上11点,不间歇地对城区各条主要街道进行18小时保洁。



记者 张春玲


交通警察:挥汗如雨诠释责任与担当


本网7月27日讯 七月的遂昌,骄阳似火,热浪炙人。连日来,我县发布高温橙色预警,气温一度飙升逼近40℃,扑面而来的热浪令人眩晕,不少市民都对出门望而却步。而在这样的温度下,一群被称为“马路天使”的一线交警却坚守在街头路面,头顶火辣阳光,脚踩滚烫地面,淡定从容地指挥疏导交通、纠正交通违法、处理交通事故,默默坚守,毫无怨言。

“停止!”“左转弯!”……近日下午,记者在县城车站十字路口看到,县交警大队城镇中队交警方坚平正从容地指挥着过往车辆,保障着交通顺畅,每完成一次指挥手势,他都是一身热汗。“这个天出来没几分钟,衣服就湿透了,但维护交通安全责任重大,我们必须坚守!”方坚平说。

由于马路中间没有任何遮掩物,方坚平只能面对着阳光直射。和方坚平一样,每一名交警面对高温“烤”验,都坚持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尤其是交通流量大的车站、北街、平昌路等路段,站一分钟要做出近20多个指挥手势,他们裸露在制服外的胳膊与毫无遮挡的脸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晒得黝黑,有时甚至有灼痛的感觉,但没有一人抱怨、离岗。

  下午15时10分,脚下的水泥地温度已高达50℃,人站上去不过几分钟,就会感到脚底发烫。而在庄山路口,几名交警却顶着烈日对过往的货运车辆进行登记检查,并提醒驾驶员高温天气下要注意安全驾驶。一小时下来,交警们的衣服已湿透再湿透……

  一个个手势,一句句叮咛,各个执勤点的交警在烈日下、车流中,指挥着来来往往的车辆,他们的汗水不停从脸颊滑落,警服被汗水浸透,皮肤被“烤”得黝黑,他们用烈日下的坚守诠释着责任与担当,形成了我县街道路面上独一无二的风景线。



     记者 罗健 通讯员 朱利辉


铁路人的坚守


本网7月27日讯 项目概况:衢宁铁路(遂昌段)全长24.73公里,途径遂昌县北界、新路湾、妙高三个乡镇(街道),总投资约20亿元。

当下正值三伏天气,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大多数人都“躲”进了空调房里避暑纳凉,而在衢宁铁路(遂昌段)常乐山隧道施工现场却是一片忙碌景象:10多名工人顶着烈日,在近40℃的高温下紧张作业,确保铁路工程进度。

今日上午9时30分,记者来到施工现场,虽还未到一天中最热的时段,但记者一下车就感到热浪袭面而来,不一会儿已是汗流浃背。

  跟随技术员粟宝峰沿着常乐山隧道进口洞一直前行,记者在1.2公里段看到:在纵横排布了密密麻麻的钢筋“丛林”里,工人们正忙碌地绑扎水沟电缆槽钢筋,在地表温度“炙烤”下,钢筋工人的衣服已被汗水浸透,汗水顺着黝黑的脸颊流下,闪闪发光。

  记者继续前行,来到横洞,明显感受到这里的空气比进口洞还要闷热、潮湿,现场弥漫着碎石粉尘及各种器械、运输车辆散发出来内燃机尾气,机械作业散发的热气挥之不去。

“常乐山隧道全长14.59公里,是衢宁铁路(浙江段)最长隧道,当前隧道已累计掘进4.2公里,因此只有靠泵入外来的新鲜空气,才能将洞内浑浊的空气排出。”粟宝峰说,施工单位已在洞口设置轴流风机压入新鲜空气,并在洞内设射流风机增加风压,并且还在洞内放放置冰块,“每天他们将冰块分3次送到进口、出口、横洞、斜井四个作业工区。另外,还错开大型机械施工工序,并通过洒水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尽可能降低隧道内的温度。”

  截至目前,衢宁铁路(遂昌段)已累计完成工程投资4.2亿元,隧道工程完成48%。其中,总长14.57公里的常乐山隧道已累计掘进4.2公里。站场路基土石方完成160万方,并完成300多米的边坡建设和绿化,桥涵工程完成63.5%。“我们想为遂昌建设‘大花园’多出力,这里实在太美了。铁路通了,遂昌就会迎来更多游客,把这座江南小城打造成铁路途经的美丽驿站。为此,我们还要在高温下再接再厉、精细施工、打造精品工程。”衢宁铁路(遂昌段)项目部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 余航 章建辉 通讯员 雷根和



道路养护工人:181℃下的坚守 


本网7月27日讯 “日头越毒,温度越高,越是道路养护的好时机。”眼下,正值S222省道龙丽线新路湾至上江路段“白改黑”工程攻坚阶段,5月份开始的该路段沥青路面摊铺将借力高温天气,于10月底前完成全项目施工。

  相比水泥路面,沥青路面能够有效地提高行车速度,降低行车噪音,且养护工作更为便利。今日,记者便来到该路段“洋条岭”施工现场,切身感受“烧烤模式”下的公路作业。

  上午10点,烈日下的空气炙烤地如水波般扭动起来,沥青拌合料越过橙色摊铺机的口子,被均匀地“吐”在路面上,蒸腾起滚滚白烟。两辆压路机紧随其后,来回穿梭。而头戴草帽,脖围毛巾,身着厚厚工作服的道路养护工人们则挥动铲子,将边沿多余的沥青拌合料清理干净,并进行道路接缝的填充作业。

  “脚踩在刚铺好的路面上,就好像是在蒸桑拿。”取出温度计,施工负责人童国生量了下刚摊铺好的沥青拌合料,数字轻轻松松就跳上了181度,且还有持续上升的趋势。他告诉记者,一天要用12车沥青拌合料,而一车料能铺设70米路面,也就是说,道路养护工人一个工作日至少要在温度超百度的路面上行走800米。

  今年51岁的操作工叶松禄就是其中一员。从事道路养护作业已有4年的他,对全年几乎无休且每天近9小时的工作强度早已习以为常。在与记者交谈过程中,他用毛巾拭去满脸的汗水,但袖口却仍不住地滴下汗来,浸湿地面。

  “路好了大家都好,我们辛苦点没啥!”在山坡阴凉处稍作休息,服食了防暑药品的叶松禄和工友们,又投入到了紧张的高温作业中去了。


                                                                               记者 朱敏 通讯员 刘岳峰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